为了测量聚散能力,我们必须使患者的双眼朝内运动或朝外运动,棱镜可以达到这个目的,指导患者注视一视标(与隐斜检查一样的视标),将棱镜放在双眼前,使患者的眼球移动。淄博验光师培训的老师给同学们具体分享如下:
将底朝内的棱镜放在双眼前时,光线朝基底偏折,将像移向各自视网膜的鼻侧点,由于物像不再在患者双眼视网膜的黄斑部,患者不得不将眼球外转。
当双眼前的棱镜度数增加时,患者双眼继续发散以保持物像始终在其黄斑部位置,当无法再将其双眼朝这个方向移动时,他将看到双像,这就是患者的负融像性集合或者发散,双眼前的底朝内棱镜引起患者双眼发散。
将BO棱镜放在各眼前时,光线朝棱镜基底方向偏折,将物像移到各视网膜的颞侧,由于物像不再落在视网膜的黄斑部,患者将移动双眼球,将黄斑部对准眼前的物像。
随着眼前 BO 棱镜度数的增加,两眼继续使用集合以保持物像在其黄斑部,当双眼不能向鼻侧移动眼球时,患者报告双像,这就是患者的正融像性集合或会聚。
做水平聚散度测量时,请患者注视字母视标,当字母出现模糊时报告,当字母出现双个时报告,当字母又变回单个时报告。
模糊点表示患者再也不能代偿由棱镜引起的视网膜视差,但仍能保持稳定的调节。
破裂点表示患者使尽所有的聚散能力仍然不能保持单个物像,当患者看到双像时,检查者稍微减少棱镜量并询问患者是否又看到单个像,一旦患者看到单个像,则其眼睛已经回到隐斜位置。
恢复点说明诱发的视网膜视差已经下降到患者又能启用聚散系统的范围,又能从隐斜的位置获得单个像。
当测量水平聚散度时,记录3个数据:
① 患者报告出现模糊的总棱镜度数;
② 患者报告出现双像的总棱镜度数;
③ 患者报告回到单个像时的总棱镜度数。